無情一點沒有錯!不懂得拒絕,苦的是自己

別人要求你做什麼,你就幫他做什麼, 最後就會成為別人的「利用品」, 別人需要你的時候,你就挺身而出, 不需要你的時候,你就默不吭聲, 最後別人就會當作你玩具, 需要的時候就會陪你玩,不需要的時候就放置在那!

做人,有時候無情一點,其實沒有錯!

有些人會害怕自己太過無情,會被別人給討厭, 反而勉強自己去做一些不喜歡的事情, 最後都生活變得不快樂,越來越不像自己。

不懂得拒絕的人, 即使把自己累死別人也不會尊重你, 因為對方了你得有求必應。

你要明白,那些時不時就請你幫忙的人, 心裡面其實沒有多麼在乎你, 只不過是看你好用,把事情丟給你而已, 幫完了了不起就一句謝謝, 卻不知道花了多少心力幫他這個忙。

人就是這樣,喜歡欺負比自己弱小的人, 當你無情一點,學會拒絕人的時候, 那些人就會知道你不是這麼的好欺負。

學會以牙還牙時候,他們反而會尊重你,無情一點,總沒有錯!

蔡康永的一則採訪上了熱門

他在觀眾的心目中,一直有著「高情商」、「溫暖」的標籤。

但和蔡康永共事多年的小S卻這樣形容他: 「舞台下的他,好像有一層透明的膜罩著,非常有距離感。」

他從不參加別人的婚禮,不送生日祝福、節日祝福, 從來不過生日、春節、聖誕節, 遇到不想回答或不想相處的人就趕緊找空隙溜走……

可是這麼冷漠、孤僻、不合群......真的合適嗎?

所謂高情商,不是應該讓每個人都感到舒服嗎?

但蔡康永卻說:「我鼓勵大家做一個比較冷淡的人。」

之前在《圓桌派》裡,提到過這樣一個概念——「假熟社會」。

看起來像是「很熟」,見過幾次或天天見面、擁有聯繫方式、 看到了也會打個招呼,聊上兩句。

卻根本就不了解對方、平常基本不會聊天、有的甚至連名字都記不太清.....

但我們卻將這樣的人稱為:熟人?

怎樣算熟?怎樣是陌生? 對於的關係界限感,已經在我們的生活裡越來越模糊了。 科技在飛速發展,社交網路和聊天軟體的極速發展,讓我們的交際變得越來越容易。

但在一片紛雜熱鬧的假象之下,真正的交心,卻越來越難。

之前有一部實驗短片在網上爆紅

節目組找到了幾位素人,並問了他們一個問題:猜一下,你手機裡大概有多少人?

在網際網路時代,平常的溝通或工作上的交流,往往都離不開手機。

於是有人說很多,有人說幾百,聽起來都不是很誇張的數字。

但猜對的,卻一個都沒有。 在印象裡的幾百,被背景裡巨大的通訊列表給淹沒。 沒成想,有一千多人。 添加好友很簡單,掃一掃,輸串號碼,按個按鍵,兩個人就建立了一段關係。

剛剛加上的時候,也許還會小心翼翼的維護關係。

但時間一久,這些安置在手機裡毫無交集的人, 就和身邊行色匆匆的路人沒什麼兩樣了,甚至連想起來,都是件太難的事情。

這時,節目組提出了第二個問題: 如果不考慮工作和應酬,刪除那些你不會主動聯繫的人呢? 有人面露難色:真的要刪除嗎?有人笑了笑:這工程量真的很大。

逢場作戲的、半年以上不聯繫的、有事了也幫不上什麼忙的......

那如果只留下能說真心話的呢? 曾經的一千多個人裡,只留下了兩三個人。

這個社會就是這樣,看似認識的人很多, 其實真心的卻10根手指頭都數得出來, 從現在起,我們對自己好一點, 對那些不相關的人,還是敬而遠之吧!

Click to show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