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dvertisements

考好就吃炸雞!學生考「年級第一」老師砸重金兌承諾 自費買「46份炸雞」再許諾:下次吃燒烤

學生學習成績進步神速,對於家長和班主任來說都是一件值得高興地事情,然而,不同的班主任也會有不同的反應:

有的班主任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,對進步大的學生產生質疑,傷害學生的學習積極性,也傷害了學生的自尊,如果遇上學生「玻璃心」,心理比較脆弱,很容易釀成不可挽回的惡果。

班主任和學生在一起,好開心

Advertisements


一班主任請全班46名學生吃炸雞,孩子們太高興了

大陸浙江紹興黃澤中學,高一班主任韓老師請全班46名同學吃炸雞。

哇!炸雞,太好吃了

Advertisements


韓老師穿著黃領的襯衫和花毛衣,像一位美麗的天使,滿臉開心的笑容,站在講台前。講台上整齊地擺放著幾排紅色和黃色手拎袋,裡面裝的是46份炸雞。

炸雞一拿出來,同學們的眼裡都放出了光。黃老師一邊和學生逗笑,一邊給他們一一發炸雞,學生們吃著香噴噴的炸雞,開心和喜悅寫在臉上,對老師的無比尊敬透進心裡。看得出來,老師和學生都好高興,好高興啊!

韓老師和學生

Advertisements


韓老師說,期中考試前,她承諾學生,如果考試考得好,就要給他們獎勵。她問學生要什麼獎勵,學生紛紛說要炸雞,她說,好!就炸雞。

結果,學生在本學期的期中考試中取得了整體進步,獲得了年級段第一名。她就自費拿出1000多元錢(約4400台幣),給全班每一名同學買了一份炸雞,目的是給他們放鬆一下心情,希望他們期末能取得更好的成績。

韓老師還調侃學生說:「期末要考好哦,考不好要吐出來的!考得好下次吃燒烤」教室裡一片其樂融融的氣氛。

學生吃著香噴噴的炸雞,好高興

Advertisements


這位班主任做得好,這種做法好在三個方面

這件事傳到網上,引起了網友們的關注,大家紛紛向韓老師豎起了大拇指,有人在評論區酸溜溜地說:「哼!又是別人家的班主任!」

韓老師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班主任,她的這一做法很好,好在三個方面。

第一,言出必行,信守承諾。事先答應學生的事情,就要不折不扣地做到,這樣才能取得學生的高度信任。

班主任、老師和學生

Advertisements


班主任是班級管理的一個核心人物,班主任要想管好班級,就必須在學生中樹立較高的威信,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「立威」。而言而有信,是班主任立威的最基本條件,這一點,韓老師做到了,所以,她是一位很得學生信服和很受學生愛戴的好班主任。


第二,自己出錢,無私奉獻。1000元錢(約4400台幣),不算巨款,但也是不小的一個數目,作為工薪階層,一名普通教師,能夠自己拿出這麼多的錢,來買禮物獎勵學生,這一點很多人都做不到。

這種無私的做法,說明韓老師把信譽看得比金錢重要,孩子取得了好成績,老師就花這麼多錢來獎勵,也說明,在老師的心目中,榮譽也比金錢可貴,這就向學生傳遞了一種正確的價值觀。

班主任在講課

Advertisements


第三,獎賞激勵,方法正確。韓老師的這種方法,屬於對學生的正面教育,屬於賞識教育。

在學生取得較好成績的時候,有些老師總想找出所謂「美中不足」的地方,以鞭策學生百尺竿頭,更進一步。這種方法對部分頭腦比較理性的學生是可以的,對自尊心特強的學生則不一定可取,有可能打壓了他們的積極性,甚至產生心理陰影。

初、高中階段,學生正處於青春期,敏感、脆弱、叛逆,在這個時期,抓住學生的亮點,以學生學習有進步為契機,及時地對他們進行獎勵,同時對他們提出更高的目標,確定以後的努力方向,這種方法既是鼓勵,又是鞭策,還不會傷到學生,更不會傷害老師,是一種非常正確的教育方法。

班主任和學生課後交流

Advertisements


韓老師的這種做法值得點贊,小編建議所有的老師、尤其是班主任都要向韓老師學習。

建議一:多用正面的方法來教育學生。少點批評,不要指責,更不可辱罵和體罰。

一個好的班級,班主任和學生的目標應該是一致的,他們之間應該是最親密最和諧的關係,老師和學生之間應該相互尊重,彼此信任,千萬不要因為管理中的偏激或方法錯誤,而導致矛盾和傷害。


班主任做學生思想工作

建議二:學生喜歡的才是最好的。韓老師想要鼓勵學生,在選擇方式時,徵求了學生的意見,其實就是想採取一種學生喜歡的方式。

小編認為,這一點也是可以借鑒的。我們有時不知道學生想什麼,想要什麼,不妨問一問他們,或許他們的想法很簡單。有時不一定要花很多錢,就可以讓我們的學生欣喜若狂,讓他們得到極大的心理滿足,這樣,就可以順勢激發他們。

大家說是不是?一家之言,歡迎評議,不喜勿噴啊!

班主任、家長教學生包粽子


對此,你有什麼想法?歡迎留言討論~





Advertisements

文章未完,前往下一頁繼續閱讀

下一頁

1/2

Advertisements

編輯精選推薦 More +